第一次上手,这会张楠就在自然光线下仔细看手上这个瓷盘,通过断口能看到胎体疏松,手指头弹一弹,那种感觉更明显。

        因为上头有裂纹,张楠干脆破坏性的掰下一块来:瓷胎是灰青色、泛红,釉色黄,但还是属于青釉范畴。

        釉面开有细小纹片,绘制的那只小鸟几乎占满整个盘面,是釉下彩。

        这就不得了了,因为这个盘子所在的年代和窑口,按照张楠的了解,基本上应该是采用叠煤法,就是叠烧,盘心和盘子底都是无釉露胎。

        多件器坯叠在一起装烧,器物间隔以垫烧物,这盘子用的还是产量最高的刮釉叠烧:在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然后将叠烧器物无釉底足放置其上,一般10件左右逐层重叠。

        这样烧造产量高、成本低,但是器物内中心一圈无釉。

        但这个盘子虽然足底部无釉,直径大约有18公分,尺寸大。

        不仅仅这样,它不是叠烧的,盘中有釉,不然那只鸟怎么办?

        伙计们小心翼翼的将大瓮内的盘子取出,破损的不多,足足有一模一样的六十多个,就是绘画上略微有所差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