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佳妮不理解,张楠解释了一下:“……文化背景不同没法理解没关系,你就当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份字帖就有这么牛!”

        “可这是份复制品。”

        “真迹早绝种了,这是华夏1200多年前的宫廷匠师复制的,帝王用来赏赐属下和属国小王,其中有一部分就赏给了当时在华夏学习的RB留学生和使臣。

        &本土这一千多年时间除了小打小闹的战争,没有受到过大的战乱影响,连二战也是一看不妙就投降,加上RB一直有妥善保存书法作品的习惯,所以这类纸张文物保存流传下来的非常多。

        而在华夏,动不动就是两三百年一次上千万,甚至几千万人死亡的战乱灾难,反而保存不宜……

        这些字体不是模仿书写,而是双钩钩出来的,和原作几乎一样……”

        沿字的笔迹两边用细劲的墨线钩出轮廓,也叫“双钩”,双钩后填墨的称为“双钩廓填”,这也是王羲之书法模仿保存的最高境界!

        这份字帖上辈子张楠在资料里看到过,被称为《大报帖》,2013年才公开发现引起轰动。

        华夏和RB一群专家参与了鉴定,认为是唐玄宗时期的复制品,在RB也是妥妥的国宝级文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