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我就是搪瓷厂里长大的。

        这搪瓷路牌、门牌制造工艺看着差不多,但其实是50年代以前的质量要远远好过现在的。”

        扎克说到这,张楠插话道:“为什么?”

        “成本。

        搪瓷厂的大头产品一般是脸盆、茶杯、碗这些,路牌、门牌靠订单。50年代以前吃饭的家伙不是瓷器就是搪瓷,搪瓷的好处就是经摔,摔掉了搪瓷层都还能用个不少年。

        不过五十年代后搪瓷产品似乎不吃香了,到了十来年前几乎就是卖不动,我爸上班那个厂子也就完蛋了。

        我记得小的时候我爸他们老在研究怎么节省生产成本,结果就是东西越来越薄。

        打个比方,像刚才那个路牌那个厚度的,一个脸盆能有三磅重的话,十年前生产的就只会有两磅重。”

        听到这,阿廖沙打趣道:“就是偷工减料嘛,奸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