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矿队,都快成狩猎队了,甚至还凭借猎杀野猪的照片获得了当地政府5000澳元的狩猎奖金。

        野猪太多了!

        现代西方人不大会处理野猪,因为野猪肉臊味大,西式烹饪方法碰上就抓瞎。

        可在澳大利亚的矿区可有华夏炊事兵,华夏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也多,外出的伙计们搬回野猪,那可是全矿区的大好事!

        冷藏库里的大萝卜拿出来,用老萝卜和香料过水去掉猪肉上的腥骚气,一头猪都能做出至少十几种不同的菜色。

        而且澳洲的野猪不是澳大利亚的原生物种,体型还特别大,因为是家猪变的,据说是在18世纪由一些欧洲移民带入澳大利亚的。

        那些早起移民为了增加食物储备,加上澳大利亚那时候地广人稀到令人发指,直接省略喂养的麻烦,移民们把一些家猪放归山林草场。

        需要的时候扛上枪去打、放上捕猎架子就行。

        这家猪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慢地体型变得比人工养殖的时候还要大,还长出了猪鬃,干干脆脆变回了野猪。

        猪可是杂食性动物,在澳洲变野猪后又没了天敌,在半荒原上都常能见到,全澳大利亚都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