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百米外一枪就能干倒头犀牛,完全没有打猎的乐趣,同打靶真没多大区别。
在华夏老家打猎,比如在剡县就得进山区,穿过那些人都极难走的山林灌木,然后一枪打倒头一两百斤的野猪,那才叫打猎。
辛苦、艰难,然后有收获。
这里?
关兴权就感觉只能呵呵……
刚才那些非洲的大型动物大概是一直以对付食肉动物的办法在对待人类,距离汽车差不多两百来米才小跑一段,有些羚羊甚至在距离汽车几十米外都还在吃草,掏出手枪都能从容开枪。
在关兴权看来就是没劲,特别是对于带来的装备而言。
昨天在迪恩-基特的农庄里选择武器,张楠选了杆使用7.62毫米NATO北约制式弹的温切斯特猎枪,说不上型号,五发弹仓,带6倍光学瞄准镜,500米内精度不错。
迪恩-基特收藏有不少枪支,这大概是布尔人的传统,有种不安全感,需要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阿廖沙和林曼都选了两支半自动的FAL,早期型号、固定托机械瞄具。
别说打猎,打仗都够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