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三国后期产物。
一看底,胎骨就是淡灰色,非常细密,都赶上五代的精品了。
把虎子放了回去,农馆长从边上展柜里取出个青瓷香炉,“西晋所制的青瓷胎体较厚重,胎色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润均匀,釉色以青灰为主,装饰精致繁复。
装饰工艺上长用刻划、堆塑这些装饰手法,后期还出现褐色加彩的装饰手法。
我估计你也不会喜欢那些明器谷仓、狗窝什么的,日用器里这个熏炉就是那时候的典型器物。”
明器,就是陪葬品。
这次张楠没有上手,对于这个时期的越窑他研究过,源于一次笑话。
一次他一个朋友搞了件据说是两晋时期的四系罐,说是精品,还特地打电话让他一起过去欣赏。
结果到地方一看,形制、釉水都不错,就四个系口上都挂着黑褐色的釉,张楠脱口而出:“这罐子其它都好,就这几块黑斑真是败笔,怎么给烧成这样!”
他朋友一口气差点没给瘪过气去:找个行家来一同欣赏,结果这行家一出口就是外行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