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便走边说,就几十米路,眨眼就到了小山一般堆着的“废铜烂铁堆”前。

        自己的地头上有什么东西农馆长心里有本账,这会指着大大小小的铁炮中很有特色的几门道:“明代中前期的竹节炮,避邪估计不错,估计比清朝的管用,你要就收你个废铁价格,反正馆里从外边不是白拿来的,也最多就是才意思了一下。

        除了小的型号,我们这应该有几门二将军竹节炮,长度80多公分,大概一百五六十斤重,镇宅子正好。”

        “竹节炮”是明代的火器,因炮身多箍、形状象竹节而得名。

        至于农馆长说的什么“二将军炮”,这只是明代时的一种相对笼统的称呼:明清两代,这各式大炮的名称多如牛毛,反正一个比一个威猛,一个赛一个无敌!

        像清朝那会,什么“天佑助威大将军”、“神威将军”、“神功将军”、“武成永固大将军”…

        不过到了清朝后期,这大炮名字再威武也没啥用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虎门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却不及英舰舰炮!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阴要塞竟然装备了万斤铁炮“耀威大将军”--这些炮看似威武,射程却依然不及英舰上的各型阿姆斯特朗炮,加之多年武备废弛造成与英军对抗时吃亏不小。

        所以要“避邪”,嘉庆年后的可不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