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伦理大于天的时代,张笃行这个请求犹如一滴水滴到滚烫的油锅里一样,噼里啪啦声充斥于耳,当即引来了所有人的质疑。

        张笃行只得说张大嫂虽然跟他亲大哥有婚姻,但成亲前他大哥就意外遭难,本来他们家是要退掉这门亲事的,但张大嫂求上门说自愿进张家门替他大哥守寡,还说他日替他大哥养个儿子延续香火。

        他娘说张大嫂的娘家不是个好的,让她进家门虽然可能一辈子守寡,但好歹吃穿不用愁,也不用担心被人苛责。还说要是日后有合适的姻缘,就拿她当收养的女儿,让她从张家出嫁。

        张大嫂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的张家,他娘让张大嫂进家门的目的是帮她,并没要她为大儿子守一辈子活寡的打算。可惜张大嫂对嫁人一事很是排斥,一直不同意他娘给张罗的亲事,只说想一辈子陪在他娘身边。

        在他外出求学那些年,要不是有张大嫂陪着他娘,他不可能心无旁骛地读书科举。甚至在他初当官的那些年,也是张大嫂帮着照顾他娘的,不然放他娘一个人在老家,他压根不放心。

        比起他这个当儿子的,张大嫂对他娘的照顾其实更多,他一直很敬重这位名义上的嫂子,所以在谈婚论嫁的对象,提出要将张大嫂嫁出去后,才愿意嫁给他后,他就果断对婚事没甚兴趣。

        说起这个,不得不说他的亲事。

        自十五岁开始,他娘就开始张罗他成亲的事,可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又恰逢大哥出事,他压根没心思在这上头,如此一耽搁就是三年时间到十八岁。

        那时候他其实已经做好成亲的准备,可说个几门亲后,人姑娘家的意思是成亲可以,但要先解决张大嫂的问题,不能再这样平白养着一个名义上的嫂子。

        张大嫂进张家的原因就是怕娘家随便把她给卖了,深知当中缘由的张母和张笃行,实在做不到要娶媳妇就随便把这个要给大儿子守孝的媳妇给嫁出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