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学堂。”以柳家现在的情况,并不需要下头的孩子早早承担养家的责任,所以大房的侄子们除了两个年龄最小的,其他的都在学堂上学,照柳林的说法是就算不是科举的料,多读点书肚子里多些墨总没坏处,所以把孩子们都送去上学了。
至于具体多多少书,就等孩子们十五岁的时候,再由他们自行决定是继续上学科举,还是去学另外的谋生本领,“父母养孩子不是只给孩子吃喝就行,还得为他们的将来做打算,尤其堂兄们都是男子,将来要养家糊口,他们得学足够的本领,将来才能养得起自己的妻儿,所以你伯父们得保证他们成亲前,学到足够的本领,如此他们才能自己支应起门楣来。”
“姑娘家虽然不用养家糊口,但姑娘家想要嫁给优秀的男儿,就得让自己变优秀才行。所以翻过年后,娘打算专门请先生教禾禾,禾禾没意见吧?”这几年下来禾禾都是他们夫妻两自己教,教的并不是很系统,年岁小孩没关系,翻过年禾禾就六岁,再不系统教一教,不利于她基础思维的搭建。
听叶清函说要给她请先生,禾禾有些傻眼,“可咱们不是已经说好,由娘亲自教禾禾种田吗?怎么又变成先生教?跟先生学,禾禾什么时候才能跟娘一样厉害?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皇宫里那个最最厉害的人?”
叶清函没想到小姑娘,还记挂着面圣的事,有些哭笑不得,“种田的本领由娘教可以,其他的知识得由专门的夫子教才行。”
只要能跟自家厉害的娘亲学种田,其他的禾禾都没所谓,“那咱们可说好了,回头娘不准再以禾禾年岁小为由,拒绝教我。”
“等翻过年咱们去了两湖地区,娘天天带着你下田,到时候你可不要给我说累说苦。”
“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敲定自己的事后,禾禾又把话题绕到堂兄们身上,“所以堂兄们都在为娶妻生娃做准备是吗?”
“……”叶清函心想我好像不是这样说的吧,不过想到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便没反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