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苏州府隶属南直隶,乡试要到有江南贡院之称的南京贡院举行,夫妻两从外塘村口的渡口直接坐船,取道太湖、滆湖、长荡湖,经茅山进入丹阳,到镇江往西就到南京。
他们下渡口的地方距离南京正南门宣阳门不远,虽然有董士宏的邀约,但考试前为了避嫌,考试前两夫妻并不打算跟董士宏见面,所以到地方后夫妻两第一时间就是找住所。
南京贡院每届乡试都有两万多人参加,夫妻两为了找到合适的地方住,特意提前了两个月过来,可就是这样距离贡院最近的地方也已经没地方住,最后两夫妻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距离贡院稍远的地方赁了个宅子住。
一个是怀着身孕,一个是过来赶考的,夫妻两每天除了出去买菜买米,再有就是跟附近的学子们打个招呼什么的,其他都待在出租屋里。
柳云帆埋头苦读,叶清函则写着要写董士宏的计划书。
原来董士宏被调任到户部后,他的顶头上司看他在苏州府的政绩斐然,便让他负责整个南直隶的税收问题,江苏这一带的情况他比较清楚,制定起来问题不太大,安徽那一带地势比较复杂,他不是特别有把握,又想着今年柳云帆要下场,他便邀了叶清函一起前来,为的就是从她这里得到一些好的建议。
安徽的地势比较复杂,皖北并不适合种双季稻,江淮地区和皖南之间倒是可以,只是种了双季稻也不一定都能保证收成,所以叶清函要将这些地方一个个做分析,然后给出最合理的种植方案,这就跟现代做论文有些像。
这事情听起来不难,但她现在手头上没半点参考资料,都是靠自己脑子里的存货来做的,好在之前她没事的时候就经常翻看地理志,差不多知道每个地方的情况,就是这样要做出一份完美的论文来,没用上个一两个月时间也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在柳云帆苦读这两个月,她也是每天都忙的很,直到八月初八这天才差不多将初稿做出来,顾不得修改,她赶紧帮柳云帆准备要带进去考场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然后叮嘱他,“放松心态,照顾好自己,我在家没问题的,你不用担心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