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陈县令就满面春风,他已经听到升官的风声,只等确切的任命书下来,“承夫人吉言!”

        果然小年当天陈县令的任命书就下来了,不仅他升官了,几乎整个苏州府的官都升了。叶清函认识的人里头,董士宏的升任是最夺人眼球的,因为他直接被调入南直隶的户部任侍郎,虽然南直隶的户部比不得北京户部,但这也是极难得的。陈县令也是连升几级,直接被调去松江府当知府,她大哥叶长盛则被调往震泽县当县令。

        县令虽然只是七品官,但对叶长盛一个只考了秀才功名的人来说,这已经是极其难得的机会,是以他当上县令的消息传到外塘村,整个外塘村都羡慕他,羡慕得不要不要的,尤其是那些停留在秀才功名,迟迟考不中举人的人。

        对此叶长盛实话实说,“我本人其实没什么羡慕的,要说羡慕你们应该羡慕我有个本事了得的好妹妹,为我安排了这么一条适合我走的路,并都给我做好安排了,我只要照着她的安排做就行。”

        他还说,“我就秀才功名,能做到县令已经是我这辈子的极致,往后再也不会有升官的希望,所以目前这种情况就是我这辈子最荣光的时候。”

        大家一想他的话,的确是这个道理,然后大家都开始羡慕他有叶清函这么个好妹妹。

        听说他说的这番话后,叶清函告诉他,“哥,我只是给了你一个机会,如果你自己不努力,那就是再好的机会也枉然,所以你不用这样的。”

        这些年下来,叶长盛几乎没休息过,不是这里跑就是那里跑的,可以说苏州府的水利工程以及灌溉工程没有他,不可能完成到目前这个程度,他这个县令来得当之无愧。不过,他自己说的也对,因为他就秀才功名,所以往后几乎再无升迁的希望。

        倒不是他不想接着考功名,而是国朝有规定,官员不得再参加科举,所以他这辈子大概也就这个程度。不过,就像他自己说的,能以秀才功名当上县令,对他来说已经足够,对叶家来说也已经足够,往后余生他只想兢兢业业干好这县令的工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