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往返西南,再没人比汪鑫清楚西南那一带的粮食生长情况,所以听说番薯产量如此高,种植环境却要求不高,当即有些心动,便应了柳云帆的邀约,跟着他一道回柳家。
柳云帆从来不是随便带人回家的人,突然带人回家,叶清函还意外了一下,当得知汪鑫的来头,叶清函大概知道他的目的,当即去拿了十几个大小差不多的地瓜出来,拿了两三个直接往灶膛里放掩上柴灰,其他的则用水洗干净,放木篱上烝。
大土灶火旺,差不多两盏茶时间,木篱上烝的就熟了,叶清函用碗碟装上,端着去了书房,“番薯已经煮好,汪掌柜尝尝看。”
“劳烦夫人了。”汪鑫起身做了个揖,这才伸手拿了个地瓜吃。
手上的番薯,黄色的外皮透着红,看起来就很美味,虽然叶清函提醒过他,外面那层皮要剥掉,可汪鑫觉得这皮看着也诱人,于是他没剥皮,而是拿起来就直接吃,入口甜香滑润,味道一点不比那糖差,汪鑫有些没形象地将巴掌大的地瓜吃完,这才竖起大拇指,“这可是好东西。”
“的确是好东西。”柳云帆这才道出了自己的目的,“谋从地理志上了解过西南的情况,也从一位曾经去过西南的先生那里听说过那边的情况,知道那边年年粮食歉收,百姓们日子不好过,年年都有为吃不饱的肚子起冲突的,有心为那边做点什么,奈何现在哪里都去不了。”
“近来我接触的行脚商也不少,只有汪掌柜完全不介意我身上戴孝的事,所以我想着能不能劳烦你带些番薯去当地推广种植?”
不是没想过其他法子把番薯推广到那边去,但都没找到合适的方法。
也许有说通过官府推广的,但这番薯传进国内的时间应该已经不短,却压根没人重视,吴县这边能推广开来,是因为前后两任县令都亲眼见识了这东西的产量,所以在这边推广顺利,并不代表其他地方就能顺利推广,不然他们早就走官府的路子了。
闲聊中汪鑫已经知道,眼前的男子是名学子,本来今年要下场考试的,结果家里突发丧事,所以今年下不了场。如今听他这样说,汪鑫不由对他竖起大拇指,“柳秀才高义。”劳人所不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