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元宵过去,年算过完了,大家开始安排春耕的事。
春耕前先育秧,也是这时叶清函才知道,大家种植更多的是糯性水稻,大概占田亩数的三分之二。原因并不是大家更喜欢吃糯米,而是国家基建需要糯米,他们这一带的田赋百分之七十要求缴糯米,而糯性水稻的收成不如粳米,只能在田亩上多种植。
叶清函这时候才知道古代的城墙、皇帝的陵墓、宝塔等大型建筑都要用到‘糯米砂浆’,糯米是这些古代建筑能坚固到千年不倒的秘密所在。
想到伍子敬口中那些偏远地方的人,因为条件恶劣庄稼收成不好饿死的人。
由着活人生生饿死,却用大量的糯米建死人的陵墓,这是个皇权下活人比死人贱的时代。
她不是悲天悯人的性子,却忍不住为身处在底下阶级感到悲哀。
叶清函不由想起现代建筑不可缺的水泥。
倘若有水泥取代糯米在建筑上的地位,老百姓的日子是不是就能好过一些了?!
制作水泥需要哪些原材料她知道,只是各种原材料的配比需要研究,默默把这事记在心里,叶清函继续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育秧工作。
育秧工作做好,接下来就是犁地。
往常这事都是柳森做,如今柳森不在,叶清函倒不介意接手这事儿,可柳云帆说他是一家之主,要是连这最重要的事情都不做,不说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他自己都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