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公小三元的成绩,想拜个老师并不难,难的是他这几年不能外出,如果老师也不方便过来帮忙辅导,这老师拜还不如不拜。”更不用说郑功明这种将来会拖后腿的老师,“至于没过来请教您,是他觉得没师徒之名,上门请教问题,名不正言不顺的,没好意思上门。”

        实际上是柳云帆,完全把他的话当成是客套话,压根没想过上门请教。

        “你告诉他,我说的话从来都不是虚的,所以在碰到合适的夫子前,有问题尽管来问我。”拜师需要讲究,只是指点功课什么的,就没那么多顾忌,“不过我当年学得本经是《春秋》,你们这一带学的本经一般都是《易经》,所以在本经这一块,我帮不上什么忙。”

        虽说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但并不是所有书都要读,就比如五经只要挑一经作为本经就可以,其他不要求读。本经具有一定的地缘性,还有家族传承性。一般一个家族只专一经,那样更好传承,地缘的话主要是风气以及师资方面来说。

        叶清函不懂科举考试的事,并不理解伍子敬的话,不过她知道柳云帆肯定知道,所以也没问这话什么意思,只把这些内容都记在脑海里,打算回家就告诉柳云帆,“这些草药具体怎么用,我都写清楚了,您先拿回去给夫人用,要是有效果您告诉我,我再给夫人多准备一些。”

        天气好的时候,伍子敬的夫人会跟着一起来地里,天气不好的时候,就没办法跟着一起来,因为年轻时身体落下了毛病,天气一变,她的腰就疼得直不起来。

        原主的奶奶也患有这毛病,原主为了这奶奶喜欢上他们母女三人,缠着赤脚大夫教她治疗这个毛病。所以,得知伍夫人有这毛病的时候,她就去山上采草药晾晒。

        前几天天气不错,都晒好了,今儿个变天,她便拿过来给伍子敬。

        往来这么些天,无论他还是夫人,都知道这丫头是个值得往来的,伍子敬也没跟她客气,“真有用,不用你开口,我自己就厚着脸皮求上门了。”

        他也是乡野出身,他这夫人年轻时候跟着他受了不少苦,身体落下了不少毛病,先前在京城时不是没找杏林春满看过,可都是治标不治本,就没从根上把毛病给治好,所以每个天气多变的时候,妻子就满身疼痛,着实叫人心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