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王岳,已经看破了红尘,在奉天殿上,被陈勇擒拿住,认为自己必死之时,他又想起这么多年来,自己所做的一切,真的是有意义的事情吗?自己贪墨那么多钱财,给自己父母立碑建墓,到底是对父母的爱,还是惊扰了先人呢?
王岳到了此时,才深知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它们又有何用?自己如果能够建功立业了,就能如“三宝太监”那样,名垂千古,被世人世代传颂!这才是自己一生的追求啊,可为何那时,自己会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呢?
当陈勇提出让他带着自己和蓝凤凰、风雨秋一起,前去清点财产,好用做辽东的军费时,王岳欣然应允。在他认为,这些钱财就是阻拦自己初心的罪魁祸首。只有把它们全部捐出去,才是让自己找回初心的最好方法。
自己这辈子从学习“三宝太监”郑和留下的《葵花宝典》时,就立誓要如郑公公一样,做个名留青史之人!当自己掌管东厂、进而坐上掌印太监之位后,自己的初心,就在众人的阿谀奉承中,慢慢磨灭了……
一个普普通通的掌印太监,谁又会记住自己呢?但是一个改过自新,把全部身家都捐献给国家,为了辽东的长治久安,而战死沙场的王岳,才是不可能被别人超越的吧!
就如“三宝太监”那样,七下西洋,最后在返程之时,死在归途。大家所记住的就只是郑和郑公公一人,那七下西洋随行之人众多,又有何人会被世人所铭记的呢?而自己此时所做之事,就是前无古人之事!
王岳心知,自己已经年过六旬了,虽然有《葵花宝典》加持,可能活得更久一些。但是想建功立业,也已到了最后时机了。年龄再大些,自己的武功和反应速度,就难免会越来越慢了。
自己这辈子已经不可能超越“三宝太监”了,就凭他的忠心不二,自己就已经比不了。但是自己可以成为第一个,改过自新,捐出富可敌国身家,再为国捐躯的宦官中的第一人!
历朝历代都没有这样一个典范,自己就做这个第一人吧。像自己这样,刺王杀驾都没有被判死刑的,基本上也就是后无来者了。再能够名留青史,被世人记住,自己此生也已无憾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