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新顺1730 >
        而且,爪哇土地肥沃,一年确实多熟,粮食产量肯定比两淮地区要高的多。

        同时,因为人口南迁南洋,兴修淮河水利设施,南洋米产量增加,以及不再需要缴纳稻米实物租而缴纳货币税等等因素,运河地区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的趋势也会增加。

        而增加的这些棉花,又恰好可以提供对外贸易所需的原料。尤其是在荷兰谈判很顺利的完成第一步、在南洋被大顺所得的条件下,纺织业肯定是要大发展的,这又可以给朝廷带来更多的赋税。

        原本是害民害的两淮崩溃、运河两岸恨死漕运的漕米,若行此手段,不但可以缓解运河的苦难民役;还能当做朝廷赈济灾民下南洋的手段。

        单这几点,就比继续走运河要强。

        其中朝廷并没有多花一分钱,因为漕米本来就是要的。

        至于说考虑承包种植园需要时间,那也不是问题。

        只要有银子,大顺有海军,有足够的货船,几百万石大米,在南洋随便就买得到。

        从爪哇买到暹罗、再买到锡兰印度,只要海军能在南洋称雄,就根本不存在买不到的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