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灯火集中中心地带往北走,经过一座石头拱桥,再沿着干涸的稻田走500米左右,便来到一栋只有一层的红砖房。
这栋红砖房是一件半成品,甚至连半成品都不算。在农村里,人们一般要建三层小楼,内部粉刷一新,外墙的红砖上贴好瓷板。比不上城里的楼房,但是也算小康之家,一家人住在里面,其乐融融。
但是这栋小房子只是打了地基,修了第一层,计划中的第二层和第三层还没有起来,家里的男人就去世了,留下这个“烂尾楼”,以及院子里一堆计划建房子用的沙子和红砖。
好几年了,红砖码的整整齐齐,沙子上压了帆布,以防被风吹散,被水侵蚀。这条理分明的模样,仿佛明天天一亮就有人把它们用起来。
“烂尾楼”位于一个小山包上,背靠山林,前方是连绵的水田,但现在是冬季,水田里空旷寂寥,漆黑的夜里时不时传来不知名的小兽嘶鸣。
一年365天,烂尾楼里大部分时间总是黑漆漆的,仿佛没有人住,但是今天,这里灯火通明,时不时有笑声传出来。
“妈~~小白回来了,我想去找她玩。”在烂尾楼左手边,隔着两块水田的另一个小山包上,建了一栋农村里最常见的三层小楼。
一个长相敦实的小男孩站在门口往烂尾楼眺望,晚风迎面吹来,把他冷的打了几个哆嗦,但是也把一个小女孩的笑声和说话声吹来,让他舍不得回家,只想往外跑。
一个妇女出来,把他叫进家里:“明天再去找小白噻,人家要和奶奶说话,没空搭理你。墩子,快进屋来,你流鼻涕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