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二三十年之后,大明在那边积蓄了足够的实力,迁移了足够的人口在一举结束那边的分裂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朱慈烺听着缓胜论的战略,怎么跟倭国侵华的套路一样?
那个时候倭国不就是分化拉拢扶持等等让咱们不能一统,不能集中力量对付他们。
后来光头崛起太快,其没有反应过来才不得不亲自下场。
这件事证明缓胜论好像是失败的,但是速胜需要投入就大了,打赢了又如何?大明做好统治一个这样庞大的国家的准备了么?
那里和北疆可不同,北疆没有人,大明在一张白纸上作画,那自然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但是南亚这边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了,民族、宗教、等等问题掺杂其间,这是大明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朱慈烺不自觉的又敲着桌子“和这样一个大国决战,不能这么头脑发热的就硬干!军队怎么调度,大明需要多少兵力才能灭其国?
灭国之后又该怎么办?是扶持伪政权还是自己直接统治?
更不要说还是在大明天灾和正在准备跟英格兰人决战的情况下!所以速战轮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