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西将大通坊存钱的行为定性为开业大酬宾,言及自己亏损,看上去极为坦诚。
李鸿儒注目着郑西,对方眼中难于看出多少猫腻和闪躲。
这是一个混江湖的老油条,心理素质极为过硬,至少没在他面前显出破绽。
对方此时甚至在借县衙的力。
此前大通坊的行为属于个人推广,一旦他来此查无可查,必然会让老百姓们更为放心存款。
这种事往好处想就是惠泽家乡父老乡亲,往坏处想就是崩盘,让底层颗粒无收。
相较于普通百姓存一两百铜板,城中的大户存款额是数百两纹银,甚至于上千两。
一旦发生挤兑,大户们显然会快人一步。
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大通坊在将来破产,大户们也能生活得下去。
李鸿儒目光回扫过诸多脸上带着兴奋的普通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