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亭晚在鸾和宫禁足的一月,先后有两件事在宫中传得沸沸扬扬。

        先是太子召太子妃侍寝的事,掀起不小的波澜,可听说太子没在鸾和宫过夜,那晚鸾和宫还宣了太医。

        外人不明虚实,向东宫宫人打听,然太子早已下了严令,无论是鸾和宫还是励正殿的宫人为着自己的小命,都不敢向外界透露半句。

        可不过一日,宫中便开始传那夜太子宠幸太子妃过了头,伤着了太子妃的身子,传得有鼻子有眼,煞有其事。

        原是当夜太医署值班的小药童,模模糊糊听见前来请顾太医的小太监说起太子妃流了不少血。小药童便将这话说予了交好的一位宫女听,那宫女也不是个嘴牢的,传闻一传十,十传百,添油加醋,便逐渐走了样。

        可惜这传闻没沸腾几日,浣衣局的宫人便从鸾和宫送来的衣服里发现了端倪,太子妃没有受伤,似乎只是来了月信。

        得知真相的众人不免一阵唏嘘,太子妃等了一年才等来的机会,竟这样生生错过了,实在可惜。且之后一月,太子殿下再未去过鸾和宫,看来侍寝一事只是太子一时兴起罢了。

        想必此刻太子妃定是在鸾和宫中痛哭流涕,懊悔不已,想到温亭晚的遭际,连平日对温亭晚嘲笑得最勤的几个宫人都忍不住对她生了几分同情。

        此时,被宫人传做怨妇的温亭晚,正站在书案前,没有丝毫懊悔和眼泪,相反的,她这一月过得分外自在。

        因着经痛之症,她虽也在床榻上躺了十余日,灌了不少苦药,可待虚弱的身子有了劲儿,她便提了画笔继续作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