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小心翼翼的撇了眼弘治帝,弘治帝注意到他的眼神,鼓励他说“没事,今天就我们父子俩讨论”。
“父皇,政务那边其实儿臣也有想法,现在大明录用官员基本按照科举取士,科举是好的,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但科举的内容儿臣认为需要改改了。做文章好不一定能成为好官,八股取士内容太单调了,都是一些空洞的文章,于治国治民没多大用处,上不能保家卫国、下不能安抚黎民百姓”。
“这句话错矣,科举取士的本意是录取明事理的读书人为朝廷效力,怎么说没用处呢”,弘治帝并不认同朱厚照的说法。
“是,科举本意是对的,我没说是错的,我说的是科举内容,儿臣觉得要想一个国家正常运转,首先是必须要有各行各业的人才,而大明现在的官僚体系都是八股取士,这样就造成了朝廷人才单一的情况。而因此带来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其中一个就是官官相护”,说到最后,朱厚照给了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弘治帝闻言猛而惊醒,对啊,现在的大明官场不就是这样吗?他定了定神说“你说的情况固然存在,但朕相信也只是少部分而已,朝廷忠臣都还是比较正直的”。
“那是因为有英明的父皇”,朱厚照不大不小的拍了个马屁。
弘治帝笑了笑,英明?那是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换来的,弘治帝脑海中浮现出刚刚朱厚照说的军务整顿方案,是不是也可以搞个类似军务院的机构呢?把内阁扩大一些,这样自己就不会那么累了。
“照儿,你看是不是需要扩大内阁”?
朱厚照眼前一亮,赶紧说“父皇,我正有此意,其实大明的机构是需要改变的,除了扩大内阁,还需要增加各部,现在八部不足以应付各项事情,儿臣认为急需增加教育部、科学部、廉政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