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恒产者有恒心,不仅仅指土地,还指家业、妻小。这些人没有家眷,就导致没有勤勤恳恳耕种劳作的动力。每天能混一日是一日。
通婚主体的另一部分,胡族女子,听名字就知道他们都处于缘边一带。情理之中,就不存在那种身处诸夏腹地的胡虏部落。
尤其孟朝武德昌盛,耗时多年已经逐一将境内的夷狄都肃清出塞外,这局面完全不同于魏晋同期:“关中之民,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
针对这两个情况,贾诩便提出意见,征发中原强宗子弟,前往缘边诸郡。入仕次叙,有所恩厚。
即给予他们出仕方面的特殊照顾,一如六郡良家子。
会给这些家中庶子、强宗子弟一定的军籍数量,在缘边增设数万府兵的名额。
孟朝在内地的军民比例已经高达十四户出一兵,往后这比例还会继续降低。但若这些人愿意前往缘边诸镇,那么他们中间的军民比例可以升到七户出一兵。许多本来无缘从军的百姓,就多了一份获取军籍的概率。
此外这些人为国戍边,若参与科举,成绩也会提升一级。本来综合评定为甲下,因为身份就会提高到甲中。
仅这两点,就会有大量身强力壮、心怀抱负的热血青壮,主动要求前往缘边诸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