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点头,说道:“淮河流经千里,这千里范围内,袁术军必然不能守的固若金汤。如今中路大捷,下游守军震怖,正是吾等渡河之时。”

        “某意从盱眙渡河,然后沿淮河西进,接应中路大军渡河。汝等以为如何?”

        陈登建议道:“大将军,某乃徐州人,对徐州地理还算了解。某以为此战虽目标在于诛除寿春袁术。然决胜之关键却不在扬州九江,而在徐州广陵!”

        “哦?作何解?”张辽毕竟是关西将领,对徐州天文、地理不是很熟悉,今日由此问,便是想听听徐州豪杰的意见。

        陈登说道:“大将军可知七王之乱经过?”

        张辽点头,说道:“景帝削藩,导致吴王刘濞造反,众达数十万人。然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刘濞兵屯聚而西,无它奇道,难以立功。被梁王刘武挡在睢阳,二十万叛军蚁聚梁地。汉将军周亚夫遣轻骑断吴王粮道,于是一战击溃吴军主力二十万,平定叛乱。”

        陈登略微惊讶了瞬间,没想到关西将领的学识竟然如此扎实。

        一位将领通晓兵法并不足为奇,但一位将领能将历史典故说的如此精炼、准确,就颇为令人意外了。

        读史使人明智,陈登深知此道理,对关西将领的素质再有改观。这不是一位只凭悍勇拼杀便位居高位的剽悍军人,而是一位学识丰厚、颇有谋略的儒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