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秋分前后这个时间点,让卫斐很难不去把李萦怀这个人再从自己的记忆里拎出来,而倘若前后两辈子害卫漪至此的凶手里面有“熟人”,那个董若璧既为御膳房的掌膳宫女,倒是确实是有充分的下药途径。但……若是单单只倚靠这些细节而断定,这个结论推出来也未免有些太粗暴武断了些。
动机、手段、目的,想要一个人能痛下决心布出如此大的一个局,总得有这三者齐备。
李萦怀的动机是什么?害卫漪对她来说可达不到半点的好处……倒是退一步,若李萦怀还是贼心不死,仍然不曾放弃将德康公主从懿安皇后手里过继到新帝后宫中的想法,却是有可能针对卫斐布上这么一个假孕局,届时卫斐一旦稀里糊涂地被诊出了身孕,李萦怀自可以拿“假孕内情”作为要挟,让卫斐出手帮忙去皇帝面前为德康公主过继之事而说情。
但卫斐想想,又觉得有不对,“假孕局”固然有可能要挟得了自己一时,却绝不可能有用太久……那李萦怀自己都已经是濒死之人了,并护不了女儿德康公主几时,而卫斐那时候也曾亲口与她明言过:倘若李萦怀敢动对卫斐那几多上不得台面的小手脚来,卫斐是绝对会报复在她女儿德康公主身上的。
所以,倘若李萦怀的本意是设计卫斐“假孕”,再拿“假孕”来威胁卫斐替她说服皇帝过继德康公主,那么最少最少,也得需要一个而今还在宫里的“同盟”,一来方便视宫中形势、随机应变,二来,也是最重要的是,得在卫斐能翻脸报复前,拿捏死卫斐曾经“假孕”的证据,以此提防卫斐轻举妄动;并且成功将德康公主抚育膝下、抵抗卫斐有可能针对孩子的报复。
如此,动机有了,目的有了,手段……董若璧倒是正好补上了这里面缺的那一环。
但董若璧的动机和目的又是什么呢?难道真是因为被调到御膳房而对卫斐含恨至此?旁人不清楚,卫斐自己却很肯定,自己除了第一次侍寝罢晨起早上帮皇帝更衣时的那一眼,或许并没有含太多的善意,但再其他的,可绝对没有当面针对过这位董姑娘!
难道就为了那一眼、为了被调到御膳房去做了更高一阶的掌膳宫女,就对卫斐恨到了如此地步?倘真如此,那这位董姑娘长到而今,怕是恨得欲生啖其肉、痛饮其血的人物能直接从承乾宫排到小北门去。何至于有如此大的气性!
董若璧是能被太后那个老人精挑中赐到儿子府里的宫女,卫斐并不认为对方会“小肚鸡肠”到如此地步。且皇帝曾告诉过卫斐,董若璧是自己选择以仆婢的身份“侍奉”在皇帝身侧,这样的聪明人……更不至于为了几许私怨而做下如此不过脑子的蠢事。
除非……也还真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