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便正是她要入宫中太医署点卯的第一天。
而现在那一二三四麻烦事里的“一”,便正站在陆琦面前,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来。
陆琦不由在心里感到一阵烦躁。
——皇帝先前以雷霆手段压下朱泓默入洛遭袭一事、而今朝野上下大多以为他朱四公子还远在北上路上。应付不了重熙纠缠,含恨退了一步的后果便是:从那时起、一直到下月初九,对面这位朱四公子都不得不以“隐匿行踪”之名,住在陆琦这里。
美其名曰“陆大夫武艺高超,可以贴身护卫”;实则不过是想把两个关键人物撵到一处,方便重点观察盯梢。
陆琦心中有气,又无法与朝廷天下为敌,当对上朱泓默时,自然不会有几多耐心。
“陆大人,”朱泓默察觉陆琦眼角眉梢隐忍的不耐,被刺到了般抿了抿唇,冷下脸来面无表情道,“在下私以为,那些人恐怕不会只有一方。”
这些日子以来,朱泓默虽然强迫自己日日读书治学,但晚上只要一躺到床上、闭上眼睛,先前惨事便历历在目,于脑海中无限回荡。
在一遍复一遍地细细回忆中,朱泓默不难发现了其中暗含的古怪诡谲之处:跑到泉州借“海溢潮”为遮掩屠尽朱氏满门的、与后来在西山郊外围住朱泓默逼问他“你曾祖留给你的东西在哪里?”的人……可能并不是同一方势力。
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疑点在于:从泉州北上至洛阳这一路,朱泓默在毫无所觉的情况下一个人带着书箱与仆从走了足足有两个多月。如若第一批跑去灭门的人自认为朱泓默是知情人、抑或者朱家还残留有所谓的“东西”,那一击未得手、再来一击便是……远不至于叫朱泓默能活着走到西山边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