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忙说不敢,“下官原也是楚国人,年少时做过几年地方掌管文书的小吏,但奈何才识浅薄,难堪大任,便前往齐国求学,得以拜在荀师门下,这才开阔了眼界,辗转去秦国任职。”
春申君一听他也是楚国人,还是荀子的学生,顿时对他刮目相看,往前倾了倾身子,极力拉拢道:“你是楚人,又是荀老的高徒,何必要在他国尽力,不若回楚国来,我定会许你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当时学成后,李斯不是没想过回楚国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正因为他是土生土长的楚国人,得知自己所学的帝王之术并不适用于楚国,相比较之下,秦国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义无反顾到秦国,通过吕不韦进入秦国朝堂。
所以春申君的拉拢对他而言,心中毫无波澜,但为了拉近关系,他还是诚挚非常道:“能得您的赏识,是下官的荣幸,但在其位则要谋其事,此番下官前来楚国,是为护送昌平君,待此事成后,若您不嫌弃,下官自是感恩戴德的。”
对于他这样勤勤恳恳做事的态度,春申君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不急,你先把差事当好,等想清楚了,楚国的大门始终为你敞开。”
于是李斯更加感激涕零,“您真不愧是四公子的美誉,既如此,那下官有一件事也不能再瞒着您,其实昌平君此次是做了两手准备,若您愿意为他进言,那皆大欢喜,若您不愿意为他进言,他就正好能趁着这个把柄,将您的秘密揭发到楚王跟前去。”
春申君大吃一惊,追问道:“什么秘密?”
“这...”李斯看上去十分为难,目光从春申君和李园之间来回巡梭,终于道:“其实这事儿,下官也不太清楚,只听见昌平君说什么移花接木,您和李园串通,有窃国之心,其余的下官也就没听清楚了。”
二人当场骤然变了脸色,移花接木,窃国之心...难不成,二公子的事情被知道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