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下午,白珠着人准备了一些兔毛鼠毛和羊毛,又削了纤细的竹管,四周钻孔,将毛搓在一起扎住,塞进管头中。

        柳眉在旁看着,不由道:“太后,您是要做毛聿吗?”

        毛笔的笔祖虽是蒙恬,可它的起源早在商朝或是更早以前就有了,但当时墨的质量不够好,记载的文字很快就会干涸淡化,慢慢转无,再加上那笔上的毛也不够讲究,写起字来软绵无力,难成形状,所以如今战国时期,除却有画家会用毛聿作画,甚少有人用这个,多还是书刀为主,分签为辅。

        白珠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是要做笔。”

        “笔?”

        柳眉一脸疑惑,“笔是何物?”

        这个时期还没有笔这个字的出现,大家称其为‘聿’、‘不律’或‘弗’,白珠是叫顺口了,她笑了笑道:“笔,就是能写字的东西。”

        说完,她将毛浸在旁边的水中,再拿出来蘸墨,一遍遍在丝绢上试着,但很可惜,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从前有笔有纸的时候没什么感觉,总觉得好像笔天生就该长这样,但其实就算是身边一个小小的毛笔,都凝聚了华夏千年传承下来的文明,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白珠不免有些懊恼,自己从前怎么就没好好研究过这方面的制造工艺呢。

        眼下也没有纸,这一匹匹丝绢价值不菲,白珠试著有些肉疼,这笔虽然勉勉强强能写字,还是没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暂时只能搁下,再去摩拳擦掌,打算琢磨造纸。

        如今距离东汉那位造纸人蔡伦的出现,还有近三百年的时间,若能造出纸来,让纸张普及,那么也算是一件大功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