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每个姓氏背后谁还不是贵族了,每个姓氏背后都代表了两千年往上先辈们筚路蓝缕开创文明所留下来的印记。
这也是李适为什么要根据修建的工程来给这些人赐姓的原因。
毕竟就算获得户籍身份,也一样会有人歧视起他们异族身份。
这代人还好,从奴隶到平民,想来也不会奢求更多。
但他们下一代,甚至更久的后裔,哪怕已经从文化到礼仪全部融入到了华夏文明,一旦谈论起先辈的功绩,也能自豪的指着郑国渠道:“我的祖辈曾经参与了郑国渠的建设。”
所以李适就是给这些人有个信仰的凝聚力,让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华夏文明的无根之萍,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有着信仰依托,比如郑国渠,比如关中的道路,比如长安这座城市。
虽然这些工程对整个华夏来说实在是太渺小了,但这些东西却是属于华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们信仰这些工程,也就自然而然会快速融入到华夏文明中。
同时,李适估摸着,这些人基本上会就地安置,以后这些工程如果出现翻新或者维修,这些赐予姓氏的异族后裔,说不定比现在的华夏之人都还要来得竭心尽力。
毕竟这些工程的翻修,就等同于给自己老祖宗修缮坟墓,自己就算是不出钱,出把力总是应该的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