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已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秦小爷松开手,扯开铁造铜铸的马步,左手把住鼎沿,右手托住鼎腹,丹田屏住一口气,使出十二分气力,双臂筋肉虬结,两眼迸出血丝,就见那千斤之鼎渐渐离开地面,殿前众人都不由得暗暗喝彩,秦烈此时已将鼎扛在肩头,待稳后,又在台上三回九转,独孤权面上此时已无半分血色,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好在有惊无险,秦烈又缓缓把鼎放回原处。
所有人都称赞秦烈武力之时,只有萧千屹脸上变颜变色,这奸贼本欲压死秦烈,不想秦小爷一仗推马曳牛之力,二仗天命如此,竟安然无恙,只是秦烈放回鼎后,却觉眼前似有千万颗群星璀璨,耳旁边若百十只花蜂齐鸣,胸口恍惚泰山压顶,嗓子眼一甜,一口鲜血差点吐出,可是秦汉长二十出头,正是要强的年纪,怎肯服输,一使劲又把鲜血硬生生咽回去。要说秦烈一身武力,只道举个千斤之物,纵使事后力竭了也不至于口吐鲜血,此皆源那鼎非是凡物,本是泰山之下一块神铁,是已当年神农氏尝百草,游遍天下时所得,神农为炼化灵丹,请诸神共冶此鼎,正是:
五千山魁齐使力,六十太岁共举锤。
燧人研火来相助,炼化神州鼎一尊。
所以,要举那鼎,非凡力可为,若无大造化,即便能力敌万人也莫想动得它。
故此,秦汉长纵有前世之德行,今生却已是凡胎,能扛得起来却不可安然回放,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再说萧千屹眼见秦烈并未被鼎压死,心中虽憾,却也无奈。此时,萧相爷悄悄使了个眼色,旁边太监早就被其买通,搀着一旁的正看得兴高采烈的皇上就要回殿,旁个人或许此时只顾看戏,可有一位此时是一点防备也不敢放下,不是别人,就是皇子独孤权,方才萧千屹和独孤业身边太监的一举一动他可都看在眼里了,心中暗骂:好奸贼!!!你本一介侍读,蒙天恩作得国相,非不思于民安养,反倒要篡我天家江山,真真岂有此理!
就在百官簇拥着独孤业回殿时,独孤权觉察到东边檐角上,正有一刺客,黑巾黑衣黑蒙面,手执弓箭瞄准自己父皇,七爷也真个机灵,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唱个大诺,口称“父皇”,声音之大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老皇帝急忙回头,暗地里更有楚行一支柳叶镖后发先至,正好将那箭打偏,那羽箭掠过皇帝正中刚刚与萧千屹使眼色的那个太监,这还了得,皇宫之中刺王杀驾,殿上众官就如炸了窝的马蜂一般,独孤权上前一把揽住独孤业就要奔泰安宫,四周却又不知窜出多少御林军打扮刺客,早已将那宫门紧闭,外边龙营纵有多少大军也都被阻挡。太子仗一旁侍卫厮杀堪堪无恙也来到那皇帝身旁,秦小爷力劈十数员反贼,却苦于没有兵刃盔甲也被拿下。
太子与七皇子保着老皇上,太子爷有一员贴身侍卫,眼见情况紧急,伸手要掏响箭,却被太子爷一把按下,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一众文臣武将此时多被拿下,这时节从殿下东南角人群之中闪出一员将,头顶狮鬃兽牙紫兜鍪,贯山文甲,踏虎头靴,向上看枣红面庞,阔嘴虬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