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煎熬到十二岁,他从儿童福利院转到寄宿家庭,开始在多个寄宿家庭辗转。
日子依然艰难,但林克勉强也有了一点主动权。
说起来儿童福利院虽然管理严苛、食物垃圾,更兼营黑色买卖,但明面上还有个限度。
寄宿家庭更分散,受到的监管更小,也更复杂黑暗。
那些半大寄宿少年坑蒙拐骗偷只是起步水平线,拉人去卖、混团伙、贩卖违禁药品,乃至上街自由美利坚才是这些预备役人渣的日常。
四年时间,林克随时都会遇到逼迫与压榨,经历性命之危的次数也在两位数以上。
不过,已是少年的他有了更大的进退空间,努力活到了十六岁——这是法律规定,孤儿可离开寄宿家庭,独力生活的最低年龄。
独力即自主,也意味着他正式进入社会。
没有寄宿家庭提供基本食宿,黑暗美国高企的失业率,让林克的生存压力骤然变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