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为容澄自小那奇特尊贵的命格,皇帝对于自己最心爱的儿子也不好逼迫太狠,两方便这样一直牵扯着。

        后来朝廷中便出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案。绵喜不好说其过程,只知道是当时各大书院的院长都纷纷因为一些复杂的罪名被世家给下了狱最后身死,到了后来那些出名的各大书院几乎是开不下去。

        当时还有一个世族族长曾经私底下扬言要让天底下所有的书院都开不下去。皇帝自然是不愿意的,但世家这次准备充足,官场各处都是他们的人手,皇帝根本不能明确表明态度。然后容澄向他父皇讨到了一块封地,放弃了做太子的机会。

        而容澄做封王的第二天就上了朝请求皇帝允许他在封地内开办学院。

        皇帝钟爱容澄,京城无人不知,所以容澄不算困难就得到了准许令。随着第一家遭受大难的顶级书院转到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临安,从容澄十七岁到如今的二十有三,短短六年间陆陆续续来到临安落脚的书院越来越多。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是其他向临安申报迁入的书院开始启程的日子,容澄必须去到官署亲自督促统筹迁顿顿各类事宜。

        “所以王爷现在就是在忙着这事?”桃夭挺惊讶自己印象里那个色坯王爷还有这样的能耐,她虽然对于绵喜说的很多细节无法理解,但她知道容澄能做到现在今日这番事业,就根本不会只是凭借着运气。

        “说不定他不做王爷,能做成的大事更多呢。”桃夭最后感叹了一句。

        这话谁说不是,但绵喜等人也只得心里说说,她们是伺候容澄的旧人了,知道自家王爷都最不喜欢就是他人对太子一事上议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