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派一处溪水之畔,杨恪正和无双演练这一路两仪剑法中的柔水剑诀。
旁边不远,则是几处汇流的溪水所在,汇流在此,从桥洞中穿过,然后在旁边的悬崖上,形成了一处瀑布。
这里位于通往蜀山主峰所在的山腰处,是一处相当不错的赏景之地,也正是杨恪当初领悟上善若水意境的所在。
从此处,可以远远的观察到广场,看着那些外门弟子,井然有序的正在演练拳法,十余日的时间,基本也都入门了。
有着蜀山派这个福地洞天的加成,哪怕天资愚钝的,十余日时间,也足够学会一门基础武学了。
倒是内功,因为大都未曾习过武,甚至也不认识字,大都还处于认字的阶段,只能练习一下导气,此时,也只约有一半的弟子,将一气功入门。
幸亏这些新收入门的弟子,大都是十岁左右的年纪,习武年龄还不算晚,一口先天之气,还未散尽。
若是等到十五岁之后,先天之气已经全然转化成后天之气,那么此时再习武,就是事倍功半了。
主要是内功,不早早保护好自己的那一缕先天之气,等着想要后天反转先天之时,那是千难万难了。
也只有先天之气充盈,才可保证人的身体,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