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古小玉所说,萧何翻身下马,走到近前,劝道:“韩信,且听萧何一言。萧何之所以追你,是因为你的惊世之才,就犹如天上的月光,旷古烁今。如今正逢乱世,霸王凶残汉王仁厚,所以破楚立汉才是天下万民之福啊!而能匡扶汉王出蜀,打败项羽百万雄兵的,普天之下,只得韩信你一人。所以我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滞留在蜀中的臣民,而是为了天下百姓求你,你一人去留关乎万民福祉啊!”
古小玉听完这番话,深受感动,正色道:“萧大人,有你这一番言词,在下心里已彻底满足了。我跟你回去便是!”
萧何说道:“最近一两日,吕娘娘应该就能招兵归来,到时候我与娘娘二人一同劝说汉王,你大可放心!哪怕有一日,张司徒找到元帅人选,我萧何也绝不会出尔反尔,这元帅一职,非你莫属。”古小玉一听张司徒,连忙问道:“怎么?难道张司徒不止找了我一人?还有其他人选吗?当日彭城,张司徒并未提及过啊?”萧何喜道:“你说什么?是张司徒叫你来的?难道你就是张司徒所推举的元帅?哎呀!这...这...真是!走!咱们先回去,一切事物等明日一早再议!”听到古小玉说自己便是张良推荐的人选,萧何更是喜出望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第二天一早,吕雉果然外出招兵凯旋而归,萧何亦带着古小玉一起进宫。吕雉问刘邦道:“汉王,臣妾听闻萧大人找到一个可以领兵之人,不知此人现身在何处?”
刘邦为难地说道:“夫人说的可是韩信吗?此人在项羽军中曾任执戟郎,要是寡人封了他为元帅,那岂不是叫项羽耻笑?笑我军中真的无人吗?”吕雉摇摇头,说道:“汉王,自古用才不论出身,就好像殷商伊尹出身乃荒野匹夫。姜尚太公亦不过是渔夫,萧何绝非鲁莽之人,他这般推举,一定有他道理。”
刘邦无法,只得宣治粟都尉韩信觐见。古小玉进宫,见了汉王及吕雉,刘邦一改往日作风,说道:“韩都尉,听萧何说起你是能统兵之人,寡人问你,如今入蜀栈道被毁,我们困于蜀中,不知你有何奇谋妙策可以带我们出巴蜀呢?”古小玉回道:“要出巴蜀,说起来简单,只需八个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可要是做起来,恐怕需要两到三载。”萧何眼光一亮,提醒刘邦道:“当日张司徒临别之际,不是交给汉王一个锦囊吗?如今汉王可以打开了,看看张司徒锦囊之内的妙计,是否与韩信说的一致!”
刘邦这才恍然大悟,赶紧命人取来锦囊。亲自打开,只见锦囊中所写,正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古小玉所说一模一样。萧何又提醒刘邦,说道:“张司徒曾经说过,有谁说得出这锦囊之计,就是他所推举的元帅,难道汉王不记得了吗?”
一想到此人是张良所推举的,顿时刘邦心中的疑虑一扫而光。古小玉心道:“堂堂一国之君,眼光却如此短浅。还比不上手下之人,更不及一个女流之辈。”想到女流之辈,古小玉这才偷眼观瞧坐在汉王身边的吕雉。只见此女子秀眉轻蹙,玫姿艳逸,仪静体闲,不由感叹上天造物的完美,如此貌美之人居然嫁给一个无赖。想到这里,不由觉得好笑。
刘邦高高在上,怎会觉察不到。以为韩信在嘲笑自己,只好尴尬地咳嗽两声,赔笑着说道:“既然是张司徒早已属意,寡人当然没有意见。这就封你为兵马元帅,操练汉军,早日出蜀。”古小玉拦道:“汉王且慢,这出蜀之计,万万不可泄露出去,一旦走漏风声恐对我军不利。”刘邦说道:“韩元帅请放心,军机大事,肯定守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