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玉心中有气,抓住对方手腕,向前一带,脚下跟着一绊,那守军顺势一头栽下。另一名守军刚要从腰间抽出武器,古小玉的剑已然到了眼前。那守军吓了一跳,以为古小玉要刺杀自己,急忙向后急撤,脚下一不留神,自己摔了个跟头。馆驿中,萧何、樊哙、夏侯婴听到了动静,以为有人前来闹事。出来一见到古小玉,都抢上前行礼。萧何上前一把拉住古小玉,说道:“总算把将军盼来了!来!随我先进馆驿休息一下!”

        萧何、夏侯婴、樊哙及古小玉来到馆驿中。自当日一别,萧何还未曾好好与古小玉说过话,今日一见,萧何舍不得离开,先是问明一路上可有阻挠,入蜀是否顺利后,这才说入正题。

        萧何叹道:“汉军入蜀已有些日子,霸王项羽只给了汉王三万兵马,且都是老弱病残。来到蜀中,跑的跑,散的散,如今只剩下一万多将士。”说着不禁唉声叹气!就连樊哙、夏侯婴也站在一旁闷闷不乐。

        古小玉劝道:“诸位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但目前的处境对于大家来说未必是坏事,如果汉军定都咸阳,那士兵肯定会安于享乐,不思进取。如今咱们虽然身在巴蜀,但凭借蜀中天险,这是一块坚固的根据地。咱们借此可以招兵买马,壮大实力。少则一年,多则三载,汉王必将能够卷土重来,逐鹿中原,一统天下!”

        樊哙惊讶地问道:“当真可以?”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兴奋。古小玉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当真可以!”

        当晚,萧何带着古小玉面见汉王刘邦。来到汉王所在的汉宫外,古小玉用眼扫了一下,只见宫殿外满布汉军,个个身穿殿前武士华服,脚踏黑色皮靴,颇具慑人之势。

        等了一会,通禀完毕,古小玉又一次见到了这位虽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势的汉高祖刘邦。只见刘邦高坐三层平台之上,台阶下十二名护卫分列两旁,胆小之人光凭此等声势已足够心寒胆丧。众人跪下叩礼后,萧何道“汉王,萧何已将韩信带到。”刘邦说道:“好!好!免礼!”待众人起身,刘邦说道:“韩信,寡人曾经与你有过一面之缘,你可还记得?”古小玉点了点头,并未答话。刘邦接着说道:“当日鸿门宴上,你曾与霸王比剑。真没想到,项羽军中的执戟郎,居然能与霸王平分秋色,看来项羽手下真是能人辈出啊!”萧何在一旁接话道:“汉王确有知人之明!”

        刘邦哼了一声,道:“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寡人就任命你为治粟都尉,不知你意下如何?”

        萧何听完汉王给古小玉封的官阶,抢上前去,说道:“汉王,此事毋须过于仓促决定啊?”刘邦不耐烦道:“哎呀,是人才当然要尽用,就这么定了,寡人还有要务在身,接下来就有劳韩都尉了。”古小玉知道刘邦瞧不起自己,目前别无他法,也不忍心看着萧何过于低三下四的祈求,只有先领下命来,再做打算。

        不知不觉,古小玉来到巴蜀南郑已有一个多月,自己这个治粟都尉也确是不负所托,把粮仓管理的井井有条。

        这一日,萧何来到粮仓找他,古小玉一见萧何到来,急忙起身相迎。萧何说道:“我还以为都尉一定是公务繁忙,没想到你如此悠闲自在。”古小玉微微一笑,说道:“粮仓中的粮食,在下早已点算清楚,所有稻米、大麦、以及其他杂粮统统记载于账本之中。”说完,顺手拿过粮簿,呈于萧何面前。

        萧何接过,感叹道:“韩信,你确实是一位奇才也。”古小玉心中想道:“加减乘除难道我还不会算吗?这又有何难?”萧何一边翻看粮簿,一边说道:“我相信汉王只是在试探你,假若本人再向汉王举荐你,相信定能成功!”说罢转身就要离开。古小玉拦道:“萧大人且慢!在下一直忙于公事,未来得及细问。当日在下托付于你,照顾的黄英、郭胜二人,不知现在身在何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