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平安越觉无趣,已经有些后悔与这人同行。这石笋、石钟乳也不足为奇。他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凤凰峰南麓,便有一个锡岩仙洞,景致更是独特。想起故地,心情更是低落。
本想草草看完了事,谁知这洞穴竟是极深。走了百余丈,竟还未到底。朱之蕃兴致大浓,不肯回头。这洞中还有一个侧洞,走了一段,只觉更是深邃。回到主洞,又走了数百丈,才终于穿洞而出。
萧平安没好气道:“眼看天色将黑,咱们这禅窟寺可还没个踪影。”
朱之蕃道:“不急不急,终在此山中,还能寻不到不成。”
忽然听前面山中有伐木之声。萧平安喜道:“此间有人,咱们去问问路。”
朱之蕃笑道:“如何,我说不急,船到桥头自然直,人到山前,必遇樵夫。”
两人两狗循声寻去,果然山腰不远,一老樵夫正在劈柴。两人上前相询。
这山中如今人迹罕至,老樵夫见两人也是吃惊,听说要寻禅窟寺,连连摇头,道:“你们走错啦,此处乃是韭山。你们要寻的寻的禅窟寺,还在东边。倒也不远,七八里地。”
朱之蕃道:“入山之时,明明见一块石刻,写的凤阳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