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五,鸡鸣丑时,文武百官与京城豪绅一同聚于皇城西侧的“割鹿台”,冕服整齐,神色庄严,按照身份与地位依次环绕于祭台之下,一起等候日出时的深秋大祭。
割鹿台总共有三层,第一层为天子与祭司所在,第二层为朝廷官员所在,第三层则是富贵豪绅所在,割鹿台内围有隐藏在暗处的密卫看守,外围布置了两千禁卫军,百姓若想参观祭祀,只能在皇城外远远眺望。
儒宗之众站在割鹿台第三层,庆余庚与刘私均未出席;旁边一席则是司马家众人,为首者便是“六爷”司马正梁。
再看大祭司纳兰晚棠,她毕恭毕敬地站在割鹿台最高层,面朝南方大道,一席褐红祭袍,袍上还用金缕线绣着三只凤凰,头戴一顶乌纱獬豸冠,发髻竖扎用一根玉簪穿插,流苏随两鬓自然垂下:
芙蓉如面柳如眉,肌理细腻骨肉匀。
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点桃花殷。
她往那儿一站,不声不色,也叫文武百官,富贵豪绅,一概神魂颠倒。
难怪薛煜会亲自差人送冕服,原来纳兰老师一身妆容,倾国又倾城。
“虽是冕服上的凤袍,自古以来却只有皇后才有资格穿,皇帝陛下特意吩咐纳兰老师做祭司,难不知其寓意。”
儒宗以叶乾为首,算上祈翎与阿满、阿吉,一共七十三人参加祭祀。全都皱着眉头,看向主祭台上的纳兰晚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