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祈翎等人回到县衙时,门前已聚集了许多人。有道士,有和尚,有老头子,有年轻人,有刀枪剑戟,有斧钺钩叉……兵器五花八门,着装其色各异,皆有英雄气概,不似凡人。
“这都是些谁?”祈翎刚问出口,又摆手对叶乾道:“罢了,这么多人,挨个儿介绍也太麻烦了,你就告诉我那些人能做朋友便是。”
叶乾笑着说:“能来参会的人,或许不是各门中最厉害的,但一定是最具代表的有志之士,每个人都能做朋友”
随后他便指向一位身穿灰色道袍的年轻人,二十三四岁,生得浓眉大眼,阔面重颐,脚穿黑皮靸鞋,白布绑腿一尘不染,后背一柄……木剑,倒是少见。
“他叫裴求世,崂山道教的掌门人。”
祈翎惊讶道:“这么年轻就当掌门了?”
叶乾笑道:“看起来年轻,但也不年轻了。崂山道教现在只有他一人,所以便成了掌门。”
“啥?竟是个光杆掌门?崂山道士誉满天下不是么?”祈翎倍感疑惑。
叶乾笑道:“是谁告诉你名气越大就门徒更多的?龙虎,崂山,茅山皆是隐修之地,收徒也只看机缘,往往是一师一徒,哪儿像凌虚,一个师尊便有几十上百个弟子。”
祈翎点头道:“原来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