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翎吩咐大家好好洗漱,换上最干净的衣服,拿出最傲人的姿态,咱是大燕国子民,不是进城讨活的乞丐!
祈翎扔弃了板车,将白马重新上鞍,仙剑挂在腰间,戴上祖传的玉佩,束发立冠,昂首挺胸,如一位走马上任的大官,领着队伍大大方方地走向泗城。
临近泗城,上了官道,路边的难民便开始多了起来,衣衫褴褛,黄皮寡瘦,模样不比木塔镇上的人好到哪儿去。
官家在道路两旁搭建了棚户,挡雨可还行,遮风就没办法了。照这样下去,冬天还没来就会冻死许多人。
祈翎一行人穿着得体,精神体面,路边的难民就扒拉着上前乞讨,恳求。
几个妇女,带着几个孩子,跪在祈翎马前,一个劲儿得磕头:“大人,您行行好,孩子快饿死了,施舍点米粥粮食吧,求求您了……”
祈翎眼睛里像是吹进了沙子,硬憋着没让眼泪流下来,赶紧吩咐身旁的郭小醉,把吃剩下的猪肉干送给孩子们。
“祈翎公子,你说……你说我们如果进不了城,也不会不会向他们一样?”郭小醉忧心忡忡。
“不会的,你们一定能进城,所有人都能有口米粥喝。”
祈翎捂着眼睛走过人群,并不是因为害怕看见难民们的惨状,而是他们的祈求的眼神,他不过是个刚刚学艺下山的普通人,哪儿配得上人家磕头?哪儿配得上“大人”此二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