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淞沪会战的初衷是引得日军从东往西进攻,这观点的起源是陈诚,这个被功德林教导队公认的废物在45年抗战胜利后一次总结上提出来的。总结会上,陈诚大力吹捧常队长的天才战略构想。哦,一些网络段子手还说是蒋百里的建议。

        行行好吧,人家蒋百里只说了,只要中日开战,无论败了多少次,就是不要讲和。

        看见这样的书,方蛰的心情很难好起来,默默的转头就走,没有了逛书店的兴致。

        这话怎么说呢?未来一段时间,网上一些关于抗战的言论可谓很极端。

        片面的强调了正面战场的作用,忽略了一个本质的问题,那就是当时国际承认的政-府军队,正面抵抗可以说是责无旁贷,有什么可吹的?何况打的一摊烂仗。

        这种论调后来就变成了吹捧所谓的抗日英雄,还推出一个令人极其恶心的典型,张灵甫。

        这位在抗战中有什么表现?翻了翻史料,唯一赶上的一次战斗还指挥部队打了败仗,其他的所谓网上编造的战功,都是张冠李戴。

        这个事情方蛰在网上还怼过人,表示张灵甫在抗战中无甚表现,国-军嫡系中,最出彩的是王耀武,次一等的是宋希濂,哪怕是汤恩伯的表现,吹的时候也能找到点历史依据啊。

        (ps:看不下去,不吐不快。)

        互联网时代的乱象的具体表现,这种现象不能用好和坏来界定,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

        就拿拳博来说把,这个平台的存在,真的帮到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