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却不买账,杨修那天一出府衙就回家去了,到了家门口就跪下了,那是嚎啕大哭啊,痛斥自己不孝,父母在晋阳他这么久都不回来看望。
这一哭就引来人围观,杨彪在府里得知杨修来了这么一出有些不好意思出门,杨修在他心中一直是叛逆的,怎么今天一会来就这样了。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杨彪坐不住了,再任由杨修这么闹下去,杨家的脸面就要被丢光了,杨修一见父亲出来连忙去请罪,杨彪想早点结束闹剧肯定是出言原谅杨修。
这一原谅就不得了了,杨修借着话茬就解释起来,什么冀州自黄巾起义之后连造战火十余年,主公不忍冀州平民受苦,平地冀州,但战火早已让冀州满目疮痍,主公认命他为冀州刺史,他为了报主公之恩为了冀州平民只能舍小家为大家,学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精神,常留冀州治理地方。如今初见成效,主公念他辛劳,连下十八道诏书强令他回晋阳探亲,侍奉父母一些日子。
本来杨彪是不明白儿子怎么突然变成这样的,可一听杨修的话,他立刻明白了,这是在帮吕布立威啊,化解了吕布仇视大族的传闻。
并州和冀州只隔着太行山脉,围观之人不少冀州人或者家里有冀州的,对那边的变化也有些了解,听了杨修的话纷纷为这位忠孝终两全的好官鼓掌起来,忠孝无双的名声也就传开了。
“士元,别打趣我了,这事做得有些过了,这名声我可不想要。”
杨修苦笑着说道,虽然有些过了,但对于化解大族们对主公的误解是恰到好处的,这次主公封禅不少大族都在帮忙出人出力,祭祀这类事情大族远比平民精通熟。
“你弄这么大动静你父亲没生气?”
庞统好奇的问杨修,他只要一想那天的场景就感觉鸡皮疙瘩直起,杨彪可是好面子的,被儿子这么算计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估计不会开心。
“你这就谁错了,我父亲可是高兴得很,连说我懂事了。”
杨修笑嘻嘻的说道。
“这就怪了,杨叔父我也见过两次,那可是有些刻板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