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恒左右看了看,一个跟着他过来的小厮很有眼力劲地搬了一张凳子放在杜文星的椅子旁,郑桓坐了下来,沉吟片刻后说道:“杜贤侄,听说魔门将你抓去,曾经逼你参加科举?”
“是有这么回事,不过小侄拒绝了。”杜文星心里有些奇怪郑恒怎会问这个,不过却也没有说什么,他能看出来郑伯父这话只是个引子。
“嗯,魔门行事乖张,又有意图谋反的前科,你拒绝他们是对的,免得引祸上身。不过老夫觉得,杜贤侄你确实适合走科举一途。如今的官家重视诗文——”
郑桓对着南面拱了拱手,这才继续道:
“官家重视诗文,以贤侄你惊才绝艳的文采,只要再在经义策问上多下点功夫,中个举人应该不是问题,中进士也不是奢望啊!”
原来如此!
杜文星恍然,然后苦笑起来,自己哪有什么惊才绝艳的文采,那些诗文都是抄的啊!
不过这番话他当然不会说出来,于是思索了一番后,道:“郑伯父,诗词只是小侄的一个爱好,至于书经……小侄是真的读不进去啊!小侄还是喜欢练武。况且如今这个世道,西有西夏,北有契丹,南面还有交趾作乱,天下并不太平,做一个武人亦可保家卫国。”
郑桓却是摇摇头,“侄儿你这可就错了,我大周一向重文轻武,甚至先太祖皇帝还曾说过“本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话,并且立下石碑为据。就算贤侄要走武职之路以保家卫国,科举也是少不了的,因为本朝一向有文人统兵的传统。除非贤侄只想当个小兵,不过‘小兵’又能发挥出贤侄多少才能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