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星目光向水阁中一扫,“长辈推荐,是谁?郑桓?应该不会!”
他觉得这个推荐他的所谓长辈应该不怀好意,此举有些捧杀的意思,看看周围那些青年才子们似要喷火的目光就知道了。
杜文星自然不会当枪使,看着云若依微笑着说道:“在下本是武人,才疏学浅,也不知哪位前辈厚爱,如此高看晚辈,让晚辈受宠若惊的同时又有些羞惭,什么文武双在下是不敢当的。今日群贤毕至,多有才俊。姑娘要杜文星为这拈题之人,却是惶恐难当。”
水阁之中,郑桓诧异的看着一位中年人,问道:“同大人,不知你为何会推荐杜文星?”
这中年人名叫同光,乃是成都府的学政,也正是他推荐了杜文星作为这拈题之人。
同光微微一笑,道:“只是见此子不同而已,你们看别人参加诗会顶多是佩剑,这位却是佩刀,再加上见其气度不凡,想来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一类才子,这才顺口说了一嘴,呵呵。”
郑桓疑惑的看着同光,这解释有点牵强,况且同光是怎么知道杜文星的姓氏的?
一府学政应该不会关注一个小小的青城弟子吧?
不提水阁上的各位大人如何如何,再说杜文星。
杜文星拒绝后,云若依本也不想为难,刚准备说些什么,突然站在卢鸿身旁的周允文上前一步道:“今日本是以诗会友,哪来诸多虚礼。这位杜公子既然能够来参加诗会,想来也是一时俊秀,西川英才,难道拈个题也畏手畏脚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