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顿时一副受伤的表情,道:“真是太伤心了,陛下难道信不过臣么?满打满算不过几万贯,臣差这点钱么?臣收他们的钱那是为了哎,简单来说,就是用他们的钱,办他们的事儿。陛下您等着看好了,保准是皆大欢喜,绝对不会有人再弹劾臣了。臣现在学聪明了,不给那些狗御史找空子的机会。”
“还卖起关子来了……”李世民笑了一声,也不介意,道:“朕拭目以待。”
李牧起身行礼:“多谢陛下,臣告退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他还要继续研究地图。李牧的建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在他的心里,还是想安装杜如晦原来的定计。毕竟是杜如晦的遗策,君臣相伴多年,李世民也想尽量努力,让杜如晦的辛苦不白费。
李牧穿好靴子,转身走出殿外,高公公送他下了台阶,李牧又递过去一条‘金鱼儿’,高公公笑眯眯地收下。在这个事情上,俩人已经达成了默契,多长时间给一次,一次给多少,都不需要再明说了。
其实李牧给高公公钱,也不过就是一个沟通的方式而已。李牧不差这点钱,而高公公呢,就喜欢这东西。但实际上,他要钱也没用,他是个太监,还没个亲人,吃喝用度都是宫里出,他的钱根本没有地方花,不过就是存着罢了。
……
李牧从宫里出来,跟独孤九两个来到西市,随便找了个汤饼铺子吃了点东西,又返回了工部。此时报名已经接近了尾声,二百个一百贯的名额加上一百个二百贯的名额,全部都已经满了。报了名的人,也都没走。虽然李牧留下话,说自己指不定什么时候回来,但对这些报名的人来说,一百贯可不是小钱,谁能不在乎?更不要说那些由于犹豫而来晚了,花了双倍钱的人了。
看到李牧回来了,众人都簇拥了过来。没人开口问,但是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钱你都收了,我们的官怎么办啊?
李牧能理解这些人的迫切心情,并没有发火,而是来到了台阶上,站在高处,看着众人,道:“诸位心中的疑惑,我都知道。我也不跟诸位绕弯子了,直截了当地告诉诸位,报名的人数三百人,但是位置只有五十个。也就是说,六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能留在内务府做官,其他人都会遭到淘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