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弟先去歇息一会儿,下午还要去弘文馆点个卯。”
王普说完,转身离开王珪的书房,心里却在腹诽,说了这么半天,最后还不是写奏折去了?这和直接写奏折有多大的分别呀,非得拿出一副老子训儿子的模样教训我一番,仿佛不如此,便显不出你的能耐似的!就算你的年纪够做我爹了,但咱俩毕竟是兄弟呀,总是这样,真是烦死人也!
……
王珪会有如此一番分析,李牧是没有想到的。但即便他知道了,他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应,也许只是会苦笑两声而已。这就像中考时候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搞来一篇民国作家的散文,画个线就让你分析作者是怎么想的。十有八九,把这题拿给作者,作者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写过作文的人都知道,有时候写作文,就是为了满足800个字而已,谁他妈知道当时怎么想的?也许当时那位作家,就是为了给报社投稿骗稿费也说不定啊?
有可能吧!
李牧如今就是这样一个作家,王珪的分析他自己听了也懵,因为他根本就没想这么多!他就是想解决修路的问题而已,如今修路是个问题,朝廷没钱,他自己肯定也不能拿钱出来补贴这么大的工程。那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让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来办呀?
光靠一张嘴忽悠,人家又不傻,肯定不会答应,所以许之以利,画一张饼。这种事情,后世太常见了。最简单的例子,老板让你加班干活的时候,总是会说下个月加薪,但是等你把活干完了,老板又会说‘某某某某也加班,人家就不说加薪的事情,这人跟人还真是不一样’,听到这话,你还敢要加薪?
李牧只不过是做得更加没有底线了一点,他开的空头支票,写的是李世民的名字。反正主意我已经出了,老板你看着办,你要是不答应,就当我没说过。
不过他猜想,李世民必然是会答应的。这就好比,公司融资马上就花光了,这种时候,作为老板来讲,搞来钱是最重要的,有金主爸爸上门给钱,还能推出去?
反正李牧是不信的,一个内帑只有十几万贯的皇帝——呵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