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他怎么办?怎么办,好像都是错的!如果作为突厥的大汗,此时他最应该做的,就是聚拢兵马,与大唐开战、无论是赢是输,他都必须这样做,因为大唐动摇的,乃是突厥的根基。
人口,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根基。试想一下,如果人口都没有了,那民族还能称之为民族么?
但是从理智出发,阿史那思摩清楚,这仗不能打。因为肯定打不赢,而且随之而来的后果,现在的东突厥根本承担不起。
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此时的突厥什么都不占。
李世民恍然,道:“这就是为何你要强制要求,耕地不可荒芜了。分了地的人,若不能耕种,就只能把地入股给农场,而农场却是受朝廷控制的。好!此计大妙!”
李牧又道;“另外,臣还要向陛下道喜。李佑他们这趟从林邑回来,带回了足够多的两季稻的种子。并带回了真腊老农三十余名,这些老农精于种植两季稻,有他们在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耕种两季稻的技术传授给我们。从鄮县开始,逐渐推广江南,陛下试想一下,若江南的水田,往后都能收获两次,丰年设常平仓存粮,还用担心有灾害的时候措手不及么?”
江南素来有粮仓之名,若是能收获两次,至少可以把大唐的全年粮食总产量提成四成!
这是什么概念?这等同于,养兵所消耗的存粮,不用再从老百姓嘴里抠出来了。就算是隋朝最强盛的时候,也没有做到这一点啊。李世民已经开始幻想,大唐百万雄兵震慑四夷,八方来朝的画面了。
他的鼻息粗重了一些,盯住李牧的眼睛,道:“五年,能做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