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技师 >
        在把两辈子的记忆都筛查一遍之后,李牧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可能解决的途径。

        他依稀记得,在他刚到孤儿院的时候。由于经费不足,孤儿院还没有暖器。老院长为了不让孩子们冻着,就用人力板车去买蜂窝煤。然后动员小孩子们,一起去捡树枝,作为取暖用。

        九十年代的中国,楼房还是稀罕物,大部分的百姓都住得平房,烧炉子取暖,蜂窝煤是冬季最畅销的东西,没有之一。孤儿院因为没钱,也买不了多少。所以不够的时候,老院长还会带他们去捡别人没完全烧透的煤核。记忆中有关煤炭的实体记忆,也就仅限于此了。

        李牧依稀的记得老院长说过蜂窝煤,他的原话是,蜂窝煤将就东西。煤砟子本来很难利用,但是做成了蜂窝煤,就都能用得上了。而且在他的记忆中,蜂窝煤就没有异味过高的情况。

        当地的蜂窝煤,不可能不含硫化物。那么一定是经过了什么处理,才达到这种效果的。

        考虑到当时的年代,经济情况还没有很好,蜂窝煤能够普及,一定是因为性价比高,老百姓都消费得起。那么,无论是怎么处理的,成本一定不会很高,否则推广不开来。

        再者,蜂窝煤的技术,既然能够全国铺开,那么技术的难点一定不高,至少没有地域限制。

        结合了这些前提,李牧做出判断,这个东西是可以搞出来的,没有那么难。

        蜂窝煤的形状,李牧是记得的。所以第一步,他就搞了一个模具出来。他本身就是高级铁匠,打造个模具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难度。

        模具有了,便是材料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