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技师 >
        这下轮到坎钦想说话了,李牧照样没让他说,继续道:“若是乌苗先选上宣抚使,那么五年过后,新的宣抚使就由白苗担任。没有选上宣抚使也不用太落寞,当不了正四品的宣抚使,还有四品下的宣抚同知。总之就是一句话,当宣抚使,当不了宣抚同知,当了同知,当不了宣抚使。俩个官,不能出在一家。”

        这下俩个长老都听懂了,李牧的这套规矩就俩字儿,制衡、无处不在的制衡!

        李牧不管他们咋想,他已经定好的事情,断无更改的道理:“宣抚使,主政苗疆,但不掌兵。同知辅佐宣抚使,不主政,却可掌兵。兵的多少么,这个要朝廷来定,你们可以写明维持治安需要多少人马,上交兵部定夺。”

        听到这儿,坤伶和坎钦俩人心里都翻腾了起来。

        如果是这么定的话,那宣抚使和同知还不一定哪个更好呢。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文臣固然主政,但要知道,关键时刻,还是得有兵马啊。比方说,有一天真的要扯旗造反了,没兵马的不是干放屁么?

        两个大长老,一个代表白苗,一个代表乌苗,要说他们真的能跟朝廷一条心,谁也不会相信。哪个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按如今的条件来算,似乎同知这个位置,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呢。看来到选宣抚使的时候,得想办法帮对方一把了。

        “朝廷此番设置宣抚使的目的,就是尽量的让苗人治理苗。”李牧肃然道:“我也不妨跟你们把话讲白了,如今我担保为苗疆争取的条件,只要苗疆不造反,按时缴纳税赋,你们干什么,朝廷都不会管你们。如果这样,你们还不知感恩,心生怨愤,搞一些鬼祟的事情,朝廷派兵来剿的时候,投降告饶可都没用了。本侯也会觉得非常没有面子,到时候翻脸了,休怪本侯无情。”

        “侯爷大恩大德,苗疆百姓没齿难忘,绝不敢辜负侯爷。”

        “这种话,你们说,本侯听,听听就过了,看的还是事情。”李牧叹了口气,又道:“看在本侯的夫人和孩子的份上,回到朝廷之后,本侯会上奏陛下,减免苗疆税赋三年,并免除崔御史等人定下的所有苛捐杂税。这三年啊,你们得抓紧机会,明白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