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着他,心中有些厌恶。这几次的风波,虞世南都平稳的度过了,仍然留在礼部尚书的职位上,但是这老小子,并没有感恩戴德,反而是因为王珪、长孙无忌的相继落马,开始把自己当成一个人物了,这吐蕃王子请求和亲的事儿,李世民已经明确拒绝过一次了,但他还提出来,隐隐地有想看笑话的感觉,让李世民颇为不喜。
“公主们都不满十岁,爱卿的意思是,让朕嫁个幼女给吐蕃王子?”
虞世南并不起身,道:“陛下,臣有两个办法,请陛下斟酌之。一,可先应下吐蕃的和亲,但告知对方公主年纪尚幼,故大婚可在及笄之后成行。二,可在皇姑之中择选适龄女子。”
“不可!”说话的人不是李世民,而是魏征,魏征怒视虞世南,道:“两个办法都不可行,前者,大唐与吐蕃是战是和,如今还未有定论,前些日子,吐蕃也有参与围堵,这件事还没跟他们算清,此时应允和亲之事,会让人觉得大唐软弱可欺。而从皇姑中择选,更加不妥。皇姑与陛下乃是同辈,吐蕃王子若是娶了皇姑,岂不是与陛下同辈?泱泱大唐与吐蕃成为了同辈,叫天下人嗤笑么?陛下为天可汗,吐蕃王子岂不是成了‘地可汗’,虞世南,你是老糊涂了?”
“魏公,你这样说话多有不妥吧,我只是提出了一个建议,是否采用得陛下来说,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即便是不妥,礼部的事情,也轮不到你御史台指手画脚!”虞世南不客气地回顶过去,魏征皱起眉头,便要与之理论。李世民看着斗鸡般的二人,心中又开启怀念起了李牧,若李牧在,这种事儿,还有虞世南这等人说话的份儿么?
魏征虽然言辞犀利,但他的辩论,达不到李牧那种爽快的感觉,若李牧来怼虞世南,保准他连话都说不出来。这点信心,李世民还是有的。
“不要吵了!”李世民打断了二人,对虞世南道:“魏爱卿的话,与朕不谋而合。吐蕃对大唐不恭,事情还没有了断,此时答应和亲,显得大唐软弱可欺。断不可行,皇姑的驸马,朕做不得主,得太上皇点头才行,此事就此作罢,不用再议了。”
“陛下!”虞世南又站出来,道:“陛下三思啊!此事不仅仅关系到两国邦交,还有陛下加冕天可汗的事情。陛下,天可汗者,天下共主也,若四夷不服,日后史书之上,怕是不好看。后世史官品评时,难免会觉得陛下这‘天可汗’有伪造之嫌疑。答应和亲,不仅能够让两国重获和平,还能促成吐蕃拥戴大唐,拥戴陛下,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陛下三思啊!”
“这……”李世民听到这话,有些犹豫了。
吐蕃与大唐是战是和,李世民确实不怎么放在心上,因为在他的计划中,吐蕃是早晚要打的。但眼下加冕天可汗在即,吐蕃的支持,对他来说非常重要。所谓天可汗,不是随便说说的事儿。而是真正要得到周边国家的认可才行,小国自不必说,它们就算不认可,也没有关系。但是几个大的,例如吐蕃,吐谷浑,突厥,薛延陀,高句丽等,若是不承认,这天可汗难免就失了很多成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