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涨红了脸的孙承宗,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再任由杨峰怼下去的话搞不好事情真的就要搞砸了。

        只见他轻咳了一声:“好了,信国公你不要跟孙阁老吵了。《大诰》之事事关重大,不如先搁置起来,咱们还是先谈谈解除江南海禁之事吧。”

        “解除江南海禁非同小可,望陛下三思而后行。”一听到要解除江南海禁,一档子东林党人也急了,顾不得失礼,赶紧齐齐上前劝阻。

        看着一群人异口同声的模样,朱由校心里暗自冷笑,但嘴里却道:“适才信国公不是说了要一年后江南全部解除海禁么?朕以为确实仓促了些,这样好了,咱们折中一下,明年年初的时候,咱们先在松江府和嘉定两处解除海禁,看看效果如何,若是效果确实好,咱们便开始在江南全面解除海禁,诸位以为如何?”

        “这……”

        东林党们这下子坐腊了,因为朱由校已经是一退再退,驳回了杨峰要求重新捡起《大诰》的请求,也给了他们足够的面子没有马上在江南全面解除海禁,只是要求在松江和嘉定两处进行试点,如果他们连这个也不答应的话,不用说别人了,就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有些欺人太甚,真以为皇帝的面子那么不值钱啊?

        只有孙承宗的心里跟明镜似地,他算是看出来了,感情今天是皇帝和杨峰联起手来做的一场大戏啊,目的就是在往江南钉钉子。

        松江和嘉定虽然比不上扬州、绍兴这些江南最重要的地方,但也是一等一的繁华之地,若是这两个地方都解除了海禁,那距离整个江南解除海禁还会远么,万岁爷这是施行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啊。

        想到这里,孙承宗看向朱由校的目光带着惊讶的同时也包含了一股说不出的欣慰,皇帝终于长大了,也变得越来越有城府,这对大明或许也是好事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