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方阵的领队是邱迪生,这位昔日吃得肥肥胖胖的江浦千户所千户如今已经成功的瘦身成功,从一百八十斤减到了一百三十多斤,以他的减肥成都,在后世已经可以用来打励志广告了。
当最后一个方阵走过后,大街上寂静了半晌,随后突然响起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不少百姓兴奋得又跳又叫,不管是男女还是老少,即便是性格最内敛的人也兴奋都满脸通红,整条大街都响彻着震天的笑声、尖叫声和各式各样的怪叫声,百姓们在用这样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激动。
相比兴奋的老百信,站在城门楼上的文官们脸上的表情很是精彩。紧跟在朱由校身后的顾秉谦、黄立即等几位阁老相视了一眼,脸上全都不动声色。
而排在队伍中间和末端的那些御史、言官就不怎么好看了,不少人脸色变得很难看,江宁军表现得越出彩他们对杨峰的攻击是那么的愚蠢和无能。从刚才江宁军的表现来看,这支军队的表现堪称是惊艳之极,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若是大明再多像这样的卫所,恐怕辽东的局势就要尽数改观了,试问向来把武官鄙视到了骨子里的文官集团如何会甘心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文官们再无知,也知道一支军队的精神面貌,往往决定了它的战斗力。一支无精打采的部队,就算装备再先进的武器,战斗力同样是令人堪忧的,就拿现在驻扎在辽东的明军来举例。大明军队的武器水平其实并不比后金军队差,但为什么双方的战斗力相差那么多呢,归其原因还是双方士卒的训练程度以及战斗意志的差距太大。
对于纪律松弛的明军来说,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当兵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若是上头能把饷银发足,他们能发挥出六成的战力,若是上头只发五成的饷银,最多能发挥出三成的战力,若是上头不发饷银的话那么不好意思,一开仗的话他们立刻扭头就跑。
兵丁们为银子而战也就罢了,但老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已经烂到了骨子里的大明朝廷和将门才是导致明军没落的最大罪魁祸首。明初的明军为什么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那是因为那时的明军上下无论是将官还是士兵都能看到希望。将官们立功可以升官可以封爵,士兵们立功了也可以当官,加之没有文官集团的掣肘,所以打起仗来大家的劲能往一处使。
最典型的是当时士兵或是军官们立功后,兵部会派出核查官员来到立功的地方进行调查寻访,弄清楚之后兵部才会对立功的军官和士兵进行封赏。可现在的明军晋升的渠道全都被文官和上层的将领们把持着,升官全靠送礼塞银子,没有背景的人即便是立下再大的功劳也很难得得到晋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